您所在的位置:历史谜团

抗战时周恩来为何暗中策划给郭沫若“祝寿”

我认为张道藩一生一直是追随国民党的,对国民党一直忠贞不二,这一点必须讲清楚。国民党并非一贯反动,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,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人民心中的旗帜,这一点早被第三国际看清,也为后来中共所承认。张道藩作为一个青年,在“五四”运动爆发的当年,便乘帆赴英、法留学,而且在上海时亲自谒见了孙中山,张后来不止一次讲过,这是他投入政治的起点,这个起点应当说是正确的。
这时孙中山正在总结历史教训,准备打倒军阀,统一中国的大革命运动,遇到了苏俄代表与刚建立的中国共产党,开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。张道藩在英、法留学时已参加了留学界的国民党活动,1926年回国,接受的第一项任务便是回家乡贵州组建国民党组织,出任省党务指导员。于是他便与割据贵州的地方军阀周西成开展了斗争,这一场因“密电码”而引起的斗争中,张本人被捕,张的另一同志因此牺牲,这场斗争便非“狗咬狗”斗争,而是统一与反分裂的斗争,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与地方小军阀之间的斗争。张道藩因之被捕,是值得肯定的。
张因在贵州的经历受到国民党最高层的肯定,他因此而飞黄腾达,须注意,待他得胜回朝时,国民政府已到南京,国共已经分裂,他在国民政府中屡次升迁,就与进步无缘了。
抗日战争的爆发,中华民族与日本军国主义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,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,张道藩同样表现得有声有色,这时他已成为国民党内主持文化工作方面大员,请看他在抗战初期的几个大手笔:
1937年底,汉口成立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,张出任主任常务理事;1938年初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国分会,张出任理事;3月成立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,张出任常务理事;6月成立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,张出任名誉理事;特别是3月分成立的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(简称“文抗会”),它团结了国共两党和全国文化艺术界所有进步人士,公选周恩来、蔡元培、罗曼·罗兰、史沫特莱等13人为名誉主席,影响极大,张也是常务理事。1938年10月开始的重庆第一届戏剧节,国共两党戏剧名人通力合作,尤以《全民总动员》一剧,集全国一流的编剧(曹禺、宋之的),一流的导演(佘上沅、沈西苓、应云卫等),一流的演员(白杨、赵丹、舒绣文、张瑞芳等),在雾都重庆反响之大是极少见的,张道藩出演了剧中的国民党孙将军一角。后张又组织文化运动委员会(简称“文运会”)与郭沫若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(简称“文工会”)并称。过去我们对两会的斗争谈得不少,两会斗争的确包含了国共两党争夺重庆文化领导权的目的在内,这一点张道藩也从不讳言,但须指出,这两会都是合法组织,都隶属国民党,不过一隶属军政部(陈诚为部长,文工会原是国防部第三厅改编),一属中宣部;而且国共两党抗日战争期间尽管矛盾、冲突不断,蒋介石还屡次发起反共高潮,但因国际、国内形势所迫,他一直留在抗日阵营内,所以,文运会与文抗会都以抗日为号召,有些工作还相当地重合,如两会都曾约请文化名人演讲,根据材料我们发现,这位名人今天在文工会演讲,明天又出现在报上,讲题大同小异,但邀请单位却换成了文运会。此类材料最近发现不少,我相信随着研究深入,如何评价文运会在抗战期间的活动更接近真实。此外,重庆进步文艺界曾发起过为郭沫若“祝寿”活动,此事暗中策划人是周恩来,其目的是打破国民党的文化专制。但须注意,此活动发起人之一便有张道藩,这至少说明,张道藩是承认郭沫若在文坛地位的,对共产党在重庆文艺界活动也默认的。
抗战时期张道藩还做过不少工作,如对大后方的教育事业(特别是高等教育)多次规划,对文物内迁工作予以较大关注,1944年国民党鄂湘桂大溃退,日军进入黔南,他亲赴黔南进行救抚工作。他对独山一带遭受日寇蹂躏的记述,是所谓“黔南事变”最真实的记录。
总之,在中国现代史的两个重大转折时刻,张道藩都没有出大错,这是评述张氏一生的关键。

  设为首页 | 关于我们  |   版权信息  |  隐私保护  |  免责声明  |  合作伙伴  |  联系我们
 中华自然科学网(SCICN.NET), All Rights Reserved
  冀ICP备17034147号   客服及报障邮箱:sci@scicn.net